网站首页 > 毕业论文> 文章内容

同济大学:济人济事济天下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发布时间:2020-8-30 13:20:32   ※发布作者:A   ※出自何处: 

  5月10日晚,同济大学大礼堂里,一出由该校教师自编自导的舞台剧《同舟共济》首演。今年定向同济大学招录选调生的范围已扩大至近30个省份,截至目前,已有663名学生通过学校报名各地区选调生,有志于扎根基层。

  5月10日晚,同济大学大礼堂里,一出由该校教师自编自导的舞台剧《同舟共济》首演。这部展示同济大学110年办学历程的剧目,引发校内师生的强烈共鸣。

  5月20日是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前身是于1907年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的同济大学,有以严谨技能训练闻名的工科培训体系。踏踏实实服务国计民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同济人的日常,也是这所百年老校的传承。“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的,在一代代师生身上烙上了印记。

  4月10日拱北隧道全隧贯通,同济团队的“超大曲线管幕+水平冻结止水”超强支护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世界上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从沉管隧道设计施工、大桥人工岛建设到隧道工程抗震等,都凝聚着同济人的智慧。

  造桥是同济大学的强势专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每一座高难度桥梁工程背后,都能找到同济人。2008年汶川地震,四川雅泸高速公上30余座桥梁全部完好无损,其中有范立础院士担纲的“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的功劳,这个项目荣获了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院士总能将学术问题讲得生动风趣。他曾设计和主持了我国两次南海大洋钻探,今年2月8日,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再度起航。近期即将启动的光电复合缆织成神奇海底观测科学网,也由他牵头。这一设施将服务于未来的国防安全与国家权益、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灾害预测等综合需求。

  年过八旬、科研繁忙的汪院士,总舍得抽出时间来做科普,还开设公选课《科学、文化与海洋》。驱动他的,是科学家的责任和:“实现中国梦,必须强化整个社会的海洋意识!”

  “一带一”话题正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刘曙光教授团队最近刚出版了《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大河流域及典型湖泊科学考察报告》。这份报告,是团队历时5年实地勘访俄罗斯贝加尔湖、勒拿河流域及北冰洋沿岸等地区的,同济大学还由此建立了一支与俄罗斯、蒙古国20余人的国际水资源科学考察队伍。

  今年召开的2016年度国家科技励大会,同济大学有7项获;有18项获得了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

  2016年的科研成绩单也很亮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34项,学校老师牵头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技术重点专项11项;发表SCI一区论文217篇,ESI高被引论文215篇,同济大学为第一单位、学校教师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自然》及其子刊、《细胞》上发表论文27篇;授权专利量高达867件,其中发明专利742项。

  在同济,几乎所有专业都是面向社会需要设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学校鼓励教师做“”的科研工作,全力服务社会需求。项目有时就是为身边的社区、校园里的一幢建筑如何变得更环保而出谋划策。

  梦见和死去的亲人说话

  

关键词:论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