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开题报告> 文章内容

播音生!这10所公办综合大学400+分可报考!

※发布时间:2023-3-19 1:33:04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泰山学院于1958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泰安府官立师范学堂。2002年教育部批复举办本科教育,2012年转变为“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是19所省级教师教育之一,也是首批具有公费师范生招生资格的9所高校之一。

  文学与传媒学院是泰山学院的重点院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也是泰山学院的品牌专业。我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电视编导四个本科专业。2017年,与杭州时光坐标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电视编导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2018年开始招收公费师范生。

  主要为我国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新闻基本理论知识、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较强的播音与主持实践能力的,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及法规,能从事播音、节目主持、采编、制作、文化机构及其它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播音主持概论、学概论、电视概论、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形象设计与形体训练、播音与主持艺术、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摄像与编辑制作、美学概论、新闻与法规等。

  该专业已建成的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在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水平,共有多功能演播厅、专业录音棚、三个视频工作室、一个语音室和一个非线性编辑室等七个实验分室,硬件能力突出。

  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界著名的风筝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山东。学校是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省文明校园,是教育厅与市人民共建高校。

  传媒学院是学院最年轻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16年10月,现有数字技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三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功能完善的数字实训中心,有数字技术实验室、非线编实验室、虚拟演播室、播音创作实训室、数字语音实训室、线拍实验室、移动开发实验室、CG动画实验室、演播厅等。实验实训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多万元。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面向山东传媒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够在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新闻、服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主要理论课程:现代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名著导读、视听语言、学概论、新闻学概论、语言学概论、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普通话语音、播音主持吐字发声技巧、播音创作基础、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公关礼仪、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主要实践环节: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播音发声实训、公关礼仪实训、播音创作基础实训、文艺作品演播及有声读物制作实训、播音主持综合实训、电视播音主持综合实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实训、影视剧配音实训、出镜现场报道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皖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全国副委员长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悠久、红色底蕴深厚的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六安市。学校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家服务”、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第一届文明校园。

  艺术学院始建于1972年,是安徽省最早的新建本科艺术学院。现设有视觉传达设计、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美术学(师范类)、音乐学(师范类)、播音与主持艺术、学前教育7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500多人。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新闻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美学等多学科基础和扎实系统的中国播音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播音与主持实能能力,摘长,电视:网络等电子中各类节目和大型综艺晚会的播音与主持工作,能够胜仟文化机构和相关部门盲传、公关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播论。普通话语言,新闻理论。新闻采编。播音导论,播音发音,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体育评论、广告播音艺术、形体训练、美学、心理学。电视节目制作等。

  新余学院是新余市唯一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校园占地面积133公顷,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藏书168万册,电子图书138万册。学校现设13个教学学院,4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理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八大学科门类。近年来,学校建有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确立为省级一流专业。

  文学与传媒学院办学历史始于1986年,其前身为中文系、人文科学系,是学校最早设置的教学系部之一。2010年学校升本后,成立了文学与新闻学院。2016年,学院更名为文学与传媒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教师6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4%、中级职称占54%,博士7人(含在读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7%。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3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000余人。学院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建设传媒艺术实验中心和书香教室,建有新余市、新余日、新余市第一中学等校外实践教学20余个。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有声语言基础知识,及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电视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具备在传媒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出镜记者、电视主持、娱乐主持、非主持、对外联络与接待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长江师范学院是人民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31年,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成立于2014年。学院的前身是2009年在原中文系基础上建立的文学与新闻学院,当年第一个传媒专业电视新闻学招生(2012年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更名为电视学)。2011年第二个传媒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招生;2016年第三个传媒专业网络与新招生。

  本专业面向新闻事业、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电视产业、企事业宣传部门及相关传媒领域,针对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融发展趋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祖国、恪守职业,普通话标准,具有基本的播音学理论与较强的电视节目主持能力,一定的电视采编及后期制作能力,面向融机构、、、文化创意产业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宣传部门、展览馆、博物馆等机构和单位的普通话播音与主持、新闻采访报道、影视配音、解说、表演、专业教学等工作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性、复合型普通话播音主持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播音与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表演艺术、形体训练、影视配音艺术、即兴口语表达。

  安阳工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为安阳大学,始建于1983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安阳工学院,2013年11月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获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文化与传媒学院前身是创始于1984年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95年成立社会科学系,2006年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系,2010年6月更名为文院。2020年12月更名为文化与传媒学院。

  学院现设有两个本科专业: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播音学、新闻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够在等传媒机构及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与主持及新闻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播音发声学、播音学概论、节目主持概论、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新闻学概论、电视概论、播音创作基础、学概论等。

  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立于1971年。学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驻马店市。现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试点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5G智慧校园试点高校、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

  文化传媒学院的前身是黄淮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1977年,驻马店师范大专班开设中文专业,1978年开始招生, 1984年,驻马店师范大专班更名为驻马店师范专科学校, 1989年3月,专业名称由中文科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系,2011年7月,由中文系更名为文化传媒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目前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等4个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播音主持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能在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播音与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学概论。

  师范学院其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安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56年改建为师范学校。1964年更名为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师范学院,成为省属本科院校。2005年,经省人民批准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是师范学院为适应现代传媒发展趋势,增强传媒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服务融合建设发展而设的特色学院,现设有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艺术、教育技术学四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具有高级职称者2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具备较高的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适应社会实践需求,掌握播音主持艺术、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具有人文、创新意识、职业,能在、电视、网络等传媒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制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主干课程:播音学概论、普通话语音、播音创作、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学概论、学概论、电视新闻采写、电视摄像与编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也是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良好”等次;2011年获批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2013 年获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获专家组“高水平、有特色”评价。

  文学与传媒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00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组建升本,由原黔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黔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整合为中国汉语言文学系,2015年随学校转型发展系改院而更名文学与传媒学院,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良好的发展。设有汉语言文学、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秘书学等本科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新闻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技巧,具备良好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能力及播音主持创作能力、节目制作能力以及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能在各级、、新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等有声语言工作及在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语言、宣传、对外联络与接待、活动策划与主持、部门协调与管理等相关工作,能够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遵义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所拥有百年教学历史的学府。2019年成为贵州省“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牵头高校,是地方院校中唯一拥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2021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2022年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人文与传媒学院是遵义师范学院最早创办的教学院系之一,她的前身是遵义师范专科学校文史科,1998年与遵义教育学院合并后改名为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2001年升本以后是学院最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系部之一,2012年中文系更名为人文与传媒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现有三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秘书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影视系统及相关部门培养从事普通话新闻播音、专题播音、节目主持、播音教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还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培养从事宣传、采访、编导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电视常用文体写作、电视概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播音创作基础、节目主持艺术、播音风格与文体、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学概论等。就业方向:可以在从事播音、节目主持、摄影记者、节目编导、新闻采编等工作。也可以去党政、文艺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