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参考文献> 文章内容

男子肌注死亡基层医生需谨记这些药物肌注规则!

※发布时间:2017-10-29 14:12:49   ※发布作者:A   ※出自何处: 

  7月底,22岁河南男子因肚子疼、发热在一家村卫生室肌肉注射一天死亡,患者家属索赔66万。肌肉注射因为操作简单安全,所以一直是基层医疗机构治疗的手段。然而肌肉注射虽然很可靠,但是如果有些药物使用不当,还是会出现事故。所以,对于肌注,基层医生需谨记药物肌注原则!

  据《搜狐新闻》报道,7月底,一个22岁的河南男子,因为肚子疼、发热,而且这些症状已经有几天了。所以于早上7点多来到一家村卫生室就诊。经过男子的主诉:肚子疼、发热,医生经过诊断后,给予药物治疗:肌注了一针氨基比林(一支)和肌注了一针丁胺卡那和地米(各一支),并嘱咐其不缓解就去医院检查。

  打完针,患者出去玩了一上午,下午也没出现什么事情。但是晚上7点,出事了!不知因什么原因,患者病情发生了改变,经120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以打针为由、后又以误诊为由向诊所索赔66万。

  事例中看到,因为患者主诉因为肚子疼、发热,所以医生氨基比林、丁胺卡那和地米,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发现:

  丁胺卡卡那霉素对庆大霉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尿、下呼吸道、腹腔、软组织、骨和关节、生殖系统等部位的感染,以及败血症等,给药途径是肌肉注射。

  地米主要适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本药还用于某些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地塞米松试验。

  看药品,好像都是针对患者的病症使用的药物,可是为什么肌注了一天都没有什么反应,怎么晚上就出现事情了呢?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尸检鉴定,所以这里也不好做出什么回答。

  据《央广网》报道,湖南衡阳县一55岁男子秦某芽因腹痛20余天到南华新附二医院就诊。接诊医生诊断后为其开具检查申请单,因患者腹痛剧烈,经其请求,就诊医生为其对症肌注间苯三酚一支致痉,但肌注不到2分钟,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医院进行紧急心肺复苏,经抢救无效死亡。

  间苯三酚适用于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痉挛性疼痛,急性痉挛性尿道、膀胱、肾绞痛,妇科痉挛性疼痛,怀孕期间子宫收缩的辅助治疗。因这类药物有致痉作用,避免与吗啡及其衍生物类药同用,同时,由于物理化学反应,该注射液不能与安乃近在同一注射针筒混盒使用,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从事例中,医生并没有和相克的药物一起使用,为什么才肌注不到2分钟男子就死亡了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可能有患者自身的因素,也有可能医生使用的药物加上患者自身的身体因素才造成这样的事故。

  不过不管什么原因,虽然肌肉注射一直以来都很安全、可靠,但有时候由于不用的药物、不同的患者,肌肉注射的效果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经常使用肌肉注射的基层医生,一定要注意以下用药规则!

  有的药物因在水中不溶解或不稳定或为了延缓药效而采用非水溶剂如注射用油制成油溶液型注射剂,这类注射剂仅供肌内注射或局部注射,不得用于静脉给药。如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D3、黄体酮注射液均为灭菌油溶液。

  激素类药常用其醋酸酯,多在水中不溶,常制成混悬剂型,如甲泼尼龙醋酸酯混悬剂,仅供肌内、关节腔内注射,不能静脉注射。

  有的药物注射时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会加入局部止痛剂(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一般仅限于肌内或皮下注射,如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而有的注射剂制备时不加人局部止痛药,使用前在专用溶剂里加入局部止痛药,如青霉素钾以0.25%利多卡因作为溶剂。

  包括肾上腺素注射液、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2、维生素K1、硫酸软骨素注射液、预混胰岛素制剂等。

  不过这里注意:维生素B1大剂量肌内注射时,需注意过敏反应,表现为吞咽困难,皮肤瘙痒,面、唇、眼睑,喘鸣等。

  维生素B12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给药,且对新生儿、早产儿、婴儿、幼儿要特别小心。肌注偶可引起皮疹、瘙痒、腹泻及过敏性哮喘,但发生率低,极个别有过敏性休克。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酸性较强,肌内注射具有较强的局部刺激,浓度过髙可引起局部剧痛、炎症和坏死,故不可肌内注射。

  同时,去甲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包括其他各种钙盐)、氯化钾(包括其他各种钾盐)、维生素C、酚磺乙胺、氨甲苯酸(包括其他各种酸类药物)、碳酸氢钠(包括其他各种碱类药物)、去甲霉素、两性霉素B、磷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阿昔洛韦及某些抗肿瘤药物等,如果肌内注射可引起局部强烈刺激性疼痛,甚至局部组织坏死。

  药物肌肉注射是溶于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网,再汇入静脉或者直接进入小静脉或者进入淋巴液再汇入大静脉,进入体循环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过程中药物就会流失很多,所以地西泮等药物,肌内注射吸收慢而不规则,不完全,如果采用肌内注射给药不能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因此不宜肌内注射。

  部分药物,比如膦甲酸钠、甲硝唑等药物,由于溶解度低等原因需要大量溶剂才能溶解,造成正常治疗剂量的药物溶液体积过大,不适宜肌内注射。

  ④维生素B1、B12、B6:混合后pH=3.5,它们在酸性下不被,无化学变化、药理配伍禁忌

  这里只是列举了一些基层用药的配伍禁忌。在基层,现在输液已经明令有些常见病不需要输液,所以可能老百姓为了能更快的治愈病症,会选择肌肉注射。肌注虽然不像输液那么,而且一直以来都很安全,但是医生们还是需要注意一些注射药品的配合使用。

  文献5:王崇,琴张艳,马晓燕,减少肌肉注射中药物残留的改进方法《临床护理》2007年02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