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日来,出台的这个办法在网络上形成了热议,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关注。网络文化是优秀的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大学要鼓励和引导师生产出高水平的。我校希望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对于满足办法中基本条件的申报,根据本办法,要由专家委员会以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秉承严肃的学术传统、学术规范和学术标准进行严格评审,来看是否能评定为相应的学术。”
浙大相关部门解释,出台优秀网络文化认定办法,旨在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人文社科研究不能远离现实,认定优秀网络文化,是为了回答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新型手段扩大优秀学术影响面这一重要课题,认定优秀网络文化不会降低有关学术标准。
面对互联网这个阵地,优秀的文化不去占领,就会去占领。鼓励优秀网络文化扩大力,有利于和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正确导向,发展先进文化。
“在互联网时代,仍然认定期刊上发表的才算学术,就好像有了钢笔之后,仍然用鹅毛笔写出来的才算文字。”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朱海就表示,科研秩序要市场主导的秩序。
交通大学教授王元丰认为,大学除了鼓励科研学术外,也要鼓励思想和观点的涌现。在和非学术刊物乃至“两微一端”发表的文章,与一般的学术文章不同,通常也就两三千字,主要是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看法和观点,也可能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尽管其形成可能不需要像学术文章那样,花很长时间的研究才能完成,但,没有比较充分论证的思想和观点,几乎是不可能被有影响的接受发表的。这就需要作者对一些问题长期研究、观察和思考。
有学者和网友认为,浙大新规符合时代要求,但也需要注意,网络优秀文化的监管应该“严进严出”。
“最重要的是稳妥、严密地制定出一套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评价机制,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份名单、借用商业逻辑里的点击量作为考核标准。”美国大学博士生方可成说。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天定认为,科研可以通过网络发表,但学术出版发表环节的审核、发表后的评价,仍须由学术共同体严格按照学术标准进行。
众所周知,限于现行职称评价体系之约束,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俨然就是高校教师晋升更高职称的“独木桥”,单一的评价渠道和“一刀切”的评价办法,使得高校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教师“贡献率”的评价有失公允,甚至还由此激活了一条“代写职称论文”“署名职称著作”的黑色产业链。一旦职称更多地靠和关系来搞定,这样的评价机制也就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浙大新规不仅仅是在贯彻落实中央,也不仅仅是在主动适应网络文化繁荣的客观需要,更是在为高等院校打破既得利益、打破体制机制和思想,让“贡献评价”回归本真探寻新的出、打开“另外一”而进行的有益探索。
201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研究制订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统计、列为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办法。研究制订将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情况列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人物评选条件的办法。”
2015年《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不断形成吸引优秀人才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政策导向。”
上海交通大学《高校思想工作 [2017]第16期 总第16期》也曾经提出,试点将优秀网络文化纳入宣传思想工作干部职务职称评聘条件。
就在一个多月前,大学也出台了《大学网络舆情类认定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网络舆情类目前界定为优秀网络文章和网络舆情信息两大类。优秀网络文章是指发布在校级及以上网站、“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上的新闻评论,时政、高教、社会热点解读文章,长篇通讯文章。网络舆情信息是指发表在相关权威、舆情类刊物电子版或通过内部渠道报送的有关时政、高教、社会热点的校内外网络舆情分析文章、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报告、研究报告、舆情危机处置报告等;参与中央及学校重大舆情分析研判任务并形成的工作等。
中国社会科学网综合:、人民网、参考消息网、浙江在线、红网、上海交通大学官网、教育部官网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你就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