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参考文献> 文章内容

文献数据库·山东库上线

※发布时间:2019-1-19 18:22:36   ※发布作者:A   ※出自何处: 

  华晨宇爸爸华福雄

  5月23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华全国联谊会共同指导,山东大学、联谊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山东文献》学术研讨会暨文献数据库·山东库上线发布会在济南召开。著名历史学家张玉法院士等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学术研讨,共同相聚于此。山东大学王琪珑常务副校长、联谊会林红霞会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著名历史学家张玉法先生出席会议并致辞。发布会由山东大学图书馆馆长赵兴胜主持。

  人民网讯5月23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华全国联谊会共同指导,山东大学、联谊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山东文献》学术研讨会暨文献数据库·山东库上线发布会在济南召开。著名历史学家张玉法院士等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学术研讨,共同相聚于此。山东大学王琪珑常务副校长、联谊会林红霞会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著名历史学家张玉法先生出席会议并致辞。发布会由山东大学图书馆馆长赵兴胜主持。

  山东大学王琪珑常务副校长提到,山大与齐鲁文化一脉相承,泰山脚下,孔孟故里,扎根齐鲁大地,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山东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两岸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交流。此次发布会上线的“山东库”是以《山东文献》为依托建立的,对挖掘、发现、研究齐鲁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联谊会林红霞会长表示,传承历史文化,文献资料是重要载体。文献数据库·山东库,记述山东事实,传扬齐鲁文化,传递桑梓之情,集历史与情感、学术与文化为一体,地域特色明显,切合台联部署工作的指导方针,应当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宣传好数据库、使用好数据库,两岸共寻同同源,以此深化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为两岸谋求福祉,数据库资源对于深化鲁台交流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指出,衷心希望两岸学者共聚一堂,畅所欲言,深入挖掘《山东文献》的学术价值,品味齐鲁文化的魅力。更加期待各位专家集思广益,为出版社的文献汇编、编辑出版、数据库建设工作提供更多的意见和,推动“文献汇编”项目和数据库建设工作新的台阶。

  张玉法先生说,数据库的建设为保存历史文化,促进知识,加强两岸交流,助力学术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山东文献》是知性的刊物,期刊中收集了大量近现代山东史料档案、人物回忆录和学术论文等,具有原创性和不可取代性,在学术衡量时有重要的价值。《山东文献》印刷不多,个人或图书馆的收藏较零散,社科文献出版社能将其收集完整,并数字化,以永保存,以广流传,意义深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3年开始与出版机构合作,着手开展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预计将收集整理100余种,10000多期,约6亿字的文献资源。截至目前,已完成95种、7234期、约3.7亿字的文献资源收集工作,共涉及18个省份。

  文献数据库悉数收录文献资源,以省份为基本单位建设子库,目前18个省份子库已全部推出,从期刊、主题、人物、专题4个维度,对文献资源进行总体展示和分类展示。2016年9月和12月分别召开湖北库上线发布会和“文献汇编”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福建库上线发布会,会议加强了两岸学术交流,引起了社会热烈反响。

  本次上线发布的文献数据库·山东库以山东文献社创办的《山东文献》为依托建设。《山东文献》1975年创刊,2003年休刊,历时29年,共出刊112期,7700篇,累计1330万字。数据库的发布将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区域史研究和研究等提供新史料和新视角。

  文献数据库·山东库正式上线日,《山东文献》学术研讨会暨文献数据库·山东库上线发布会在山东大学举行。李欣摄

  该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华全国联谊会共同指导,山东大学、联谊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介绍说,是赴台学生、文教界人士为联络乡谊、互相济助,成立的组织,在约有300余个。所附文献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版刊物。文献数据库·山东库目前收录了由山东旅台创办的《山东文献》,共112期,3500篇文章,1330万字,从期刊、主题、人物、专题4个维度,对文献资源进行展示。

  谢寿光说,为保存文献并发挥其价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开始与出版机构合作,开展文献收集整理工作。“数据库依托为切入点,搭建两岸史料交流的大数据平台,促进两岸学界利用文献资料‘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推动、、分享史料资源,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参与《山东文献》编辑工作的“中研院”院士、历史学家张玉法在当天发布会现场表示,《山东文献》搜集的人物回忆录、学术论文等资料具有原创性和不可取代性,是了解当代山东的重要史料。文献数据库·山东库完整收集了1975年至2003年所有《山东文献》,并将其数据化,使资料永久保存,广为流传。数据库的建设为保存历史文化,促进知识,加强两岸交流,助力学术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献数据库·山东库收录的文献资料充分展示了两岸交流的动态,是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证明。

  据悉,文献资源共100余种,10000多期,约6亿字。截至目前,文献数据库已完成95种,7234期,约3.7亿字文献资源的收集,并分设了福建、广东、山东、等18个子库。(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献数据库·福建库上线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现身苏州,联手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发布第四部管理蓝皮书——《中国管理发展报告(2017)》,经济管理出版分社社长恽薇出席在苏州召开的2017东沙湖论坛——中国管理百人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委员率记者团奔赴平谷考察报道并发布《城乡一体化蓝皮书》,总编辑助理童根兴在沈阳参加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人文分社社长宋月华在贵州出席历史与国际学术研讨会,集刊运营中心编辑刘骁军在参加中国刑重点学科论坛(2017),读者服务和数字营销团队在银川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为参会专家学者提供出版咨询与数据库销售服务。同时,界版图的另一端——英国克利夫登文学节上,甲骨文团队正在与《耶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蒙蒂菲奥里交流,他的新书《罗曼诺夫王朝》将于2017年年底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法兰克福书展参展代表团正在总编室主任姚冬梅的带领下与英、美、德、荷的学术出版合作伙伴进行业务洽谈。

  20年来,社科文献出版社所经历的每一次转型升级都伴随着破茧成蝶的磨砺,但都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引领业界潮流。她的跨越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时代红利,离不开创业者们的远瞩和当代中国学者的拳拳关怀。回溯社科文献出版社20年专业化历程,便是中国学术出版的发展历程,感受一个大国文化自信磅礴而深沉的内在动力。

  在国内,大多数出版同行对学术和专业出版的能力与市场价值一直持怀疑态度。很多人认为学术出版的用户太少,支持不了出版社的运营和发展。因此,在过去的20年中,大多数出版社打破早期的专业分工,转向大众,从专门类别的出版机构变成综合性出版机构。

  突破万难,闷头做事,不向主管单位索要资金支持,不艳羡彼时中国大众出版的眼前利益,谢寿光带领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专业学术出版道上一快跑,追赶专业学术出版同行的步履未曾懈怠。他对出版社当时的一些学术水准较高的出版物进行了包装,以丛书的形式成系列地推向市场,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2000年,第一次全国皮书年会召开;2003年,皮书随书附赠光盘开始数字化的探索;2006年,中国皮书网开通;2007年,第一本英文版皮书由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出版;2009年,皮书评价、评工作启动;2011年,皮书数据库上线年,《皮书手册:写作、编辑出版与评价指南》正式出版发行;2016年,第一期皮书高级班举办……皮书品牌在快马加鞭的创新与突破中成长为社科文献社的第一品牌。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为了妥善应对社会转型给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收入分配等带来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着手建立劳动经济学学科。“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的写作贯穿了学科建设全过程,发挥了重要积累和引领作用。连续17年的出版,我们的研究通过皮书得以广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回忆。

  2014年,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社科院所的研究人员为《决定》的形成和推进做了大量工作。“在这些功劳当中,社科文献出版社的贡献功不可没,社科文献社出版了所30多部关于依国和法制建设方面的著作、文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所所长李林回忆。

  皮书之外,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社科文献出版社也从未缺位。在中国30周年之时推出“研究丛书”,在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指导思想之际策划“全面深化研究书系”,在“一带一”下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研究系列丛书”“海上丝绸之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开发“一带一”数据库……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紧张,学术出版困难是学者无法逾越的鸿沟。社科文献出版社以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作为出版导向,为一大批中青年学者提供了学术出版支持,培育出一批具有深厚学术功底的编辑,也奠定了其在社会学出版、近代史出版、中苏关系研究、区域国别研究和全球治理学科或领域的领先地位。

  历史学者步平与社科文献出版社渊源颇深。在东亚史研究及出版的过程中,他与社科文献社的编辑们建立起了超越学者与出版人的深厚情谊。“我们在2002年的时候开始了中日韩三国共同的东亚史研究。这样一种跨国研究很有意义,但在当时来说并不是很多人有这种认识的。很多出版社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都打了退堂鼓,但是社科文献社的编辑们态度坚定。没想到2005年出版以后,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反应强烈,发行了十几万册,一度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排行榜上都是第一位。”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建社30周年暨致敬作者典礼上,新中国第一代近代史学者金冲及作为作者代表接受了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的致敬。金冲及说:“我写《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时,花了很多力气读社科文献社的经济蓝皮书。像这样系统的、集中的出版,别的出版社还是不能相比的。我看重出版质量,社科文献社出的书我比较放心。”

  以社会学领域的学术专著出版为例,每年全国出版的社会学著作有1300种,绝大多数出版社一年出一两种此门类的图书。在这个领域,一年出版数量超过100种的只有两家出版社,其中,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出版数量达200多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有100多种。社科文献出版社之所以可以达到这样的出版量,与编辑团队的学科背景和专业性密不可分。谢寿光说:“在社科文献出版社,有社会学学科背景的编辑28人,我的编辑团队可以把大学社会学的课程开全了。”

  “当很多出版社还在纠结要不要给编辑提供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时,社科文献出版社就做了硬性:各个学科的编辑,必须每年参加至少一次学术会议。”在谢寿光看来,编辑到了学术场域,不是为了去发张名片、认识一个知名学者、组一部稿子,而是要与学者交流,要做专业的主持与评议人,甚至提交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见解。换句话说,编辑要成为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员。

  1998年,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编辑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学术出版的编辑训练,一切工作都有待规范化。谢寿光此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5年的工作积淀开始发挥作用。他亲自执笔,起草了第一版3万多字的《编辑条例》并正式在全社实施。这一条例有效地规范了社科文献社当时杂乱的编辑制度和流程,此后,逐年完善、修订的《编辑工作手册》成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传统。

  直到2006年,社科文献出版社和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签署协议,确定了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报告系列丛书”为名合作出版皮书的英文版。但第一批皮书英文译稿被博睿学术出版社退回,原因是不符合国际学术出版规范,从论述方式、文献引用到作者介绍,全部都不符合规范。国际通行的学术出版规范是什么?全球大部分学术出版机构都是以《手册》为蓝本的,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微调。当时社科文献出版社采用的规范是自己的版本,与国际惯例没有接轨。皮书世界的小挫折给了社科文献出版社一个极为重要的警示,至此,谢寿光开始把制定学术出版规范提上出版社的议事日程。

  作为中国学术出版规范与标准的者,社科文献出版社自觉承担了学术著作规范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2015年,谢寿光带领团队拜访大学。后来,社科文献出版社专门成立课题组研制《ssap学术出版手册》,将填补我国出版行业在实用性规范手册方面的空白。

  集刊采用以书代刊的方式,形文社科领域最新理论与研究快速更新的平台。目前,社科文献社拥有200多种集刊,其中有24种被收入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心CSSCI目录。2012年起,社科文献出版社开始举办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集刊评选也已连续开展4届。谢寿光说:“中国绝大多数学术期刊都只是按自己的一套玩法来玩。我们做的这些专业集刊,严格按照专业化管理,大部分都是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平台,这是对我国出版管理体制中载体管理的一种突破,是国际学术出版的潮流和变化的。”

  全球布局 构建中国学术出版线年来,社科文献出版社与20余家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合作,直接进行外文图书出版,总计输出500多个品种,覆盖20多个语种,这种合作方式被谢寿光比喻为“借船出海”。在他看来,这是国内出版物直接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学术话语层最有效的方法。有别于其他出版社,社科文献社与国际学术出版机构在合作同组织选题,走出去的选题多集中于当代中国研究领域,全面反映当下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时代文明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无论是出版质量还是出版数量,社科文献社在全国出版社中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也得益于其采用符合国际出版规范的审校流程。

  社科文献社的国际出版故事并不只局限于出版本身。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期间,社科文献社精心策划举办了一场以“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金融危机”为主题的学术会。这次会议不仅扩大了社科文献社在欧洲甚至主流中的知名度,提升了皮书系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它为社科文献社融入世界学术舞台、帮助世界了解当下中国发展变化寻找到一条新的径。

  有了法兰克福书展的成功经验,谢寿光便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多年来一直非常关注的亚洲年会。从2012年起,谢寿光每年亲自带队奔赴亚洲年会,并组织强大的专家学者和编辑队伍,利用和中国驻外在全球学术舞台掀起一次次的营销推广浪潮。“这是研究东亚尤其是当代中国的最权威的话语平台,每年都有我们的声音,有我们的展示,有我们邀请的著名中国学者做学术推广和。”2014年,《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发布会在联合国大厦召开,站在全球学术出版的舞台上,社科文献社再一次证明了自身的实力。2016年,社科文献社俄罗斯分社成立,正式了全球化布局步伐。未来,作者、编辑、出版内容、营销行为都将被置于国际学术出版市场的大平台之上,谢寿光认为:“只有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约稿、组稿,让国际顶尖的专家学者在我们的平台上刊发原创学术研究、打造国际权威的中文学术出版平台,才算真正赢得了国际学术话语权。”

  山东聊城大学有着中国最大的校门,但在学术上一直没有找到门洞大开的方法。2013年,聊城大学支持做世界史研究的教授们组建了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13个太平洋岛国中,绝大部分和中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由于聊城几家企业在太平洋岛国有投资,聊城大学开始做国别研究,全方位查找这些岛国的各种资料。了解到他们的研究动向后,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新版“列国志”将其纳入,成为其中的“太平洋岛国”系列丛书。

  合作出书只是开始。社科文献出版社为聊城大学建立太平洋岛国智库平台,把全球所有关于岛国研究的论文和都聚合到平台上,为其科研提供各种书籍和服务,促成太平洋岛国集刊和蓝皮书的出版发行。在这个过程中,聊城大学从一个不太知名的大学,变成中国太平洋岛国研究的权威学术机构,被确定为太平洋岛国研究基础和研究中心,也把它作为岛国研究的智库。

  社科文献出版社作为背后推手,不只是完成了图书和数据库出版的基础动作。谢寿光说:“太平洋岛国是‘一带一’的延伸性国家,我们帮助聊城大学把它和国家智库战略对接上,同时又把国际出版的概念放进去。”在谢寿光看来,这就是社科文献出版社这个平台点石成金的能力——为合作伙伴创造最大的价值。

  很显然,这些都不能完全涵盖这家雄心勃勃的知识服务商的多个面向。在学术出版、学术评价、知识服务的闭环中,社科文献出版社已经摸索到了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在一条看似狭窄的学术出版道上演绎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社科文献出版社用20年的时间追赶了同行数十年数百年跑出的里程,快速实现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发展目标。总结经验之时,谢寿光感慨:“出版是一个专门的行当,需要工匠,需要坚守。”这其中凝聚着他半生奉献中国学术出版事业的哲思。因此,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建社30周年之时,他向全社员工提出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要求,也正是希望所有同行者能够在飞奔前行的同时时刻回望本源,这才是积淀社科文献学术出版百年大业的根基。

  厦门12月2日电(记者尚昊颜之宏)记者从2日召开的文献汇编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文献数据库将收集整理100余种、10000多期、约6亿字的两岸文献资源。文献数据库福建库也于同日上线。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文献汇编学术委员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和中华全国联谊会会长汪毅夫共同担任主编,并吸纳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逢甲大学等机构的18位学界人士担任委员。

  李培林说,文献中包含大量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史、抗日战争史和地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是两岸文化同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明证,它的整理出版,有助于推动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地方史志的保存编撰。汪毅夫表示,文献是十分珍稀的研究材料,可以填补史料空白、补充历史细节,其中的珍贵史实能够激励两岸不忘历史、珍惜和平。文献汇编学术委员会成立以来,两岸学者共同谋划,充分践行“共享史料,共写史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了两岸学术交流。

  “希望文献数据库能够成为和平发展进程中的者、记录者、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汪毅夫说。据文献汇编学术委员会介绍,委员会的组建旨在对文献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并对文献汇编项目进行学术指导和远景规划。

  据介绍,文献数据库将悉数收录文献资源,以省份为基本单位建设子库,并从期刊、主题、人物、专题4个维度,对文献资源进行总体整理和分类展示。2016年9月,湖北库于武汉率先发布。目前,福建库也已建设完成,并于2日发布上线。

  目前,数据库已完成52种、4958期、约3.2亿字的文献资源收集工作,共涉及18个省份。(来源:)

  中新社武汉9月26日电 (党波涛)9月26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文献数据库·湖北库”发布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

  “文献数据库·湖北库”以湖北旅台创办的《湖北文献》为依托,共194期、5896篇文章、18783页、2000万字,涉及1773个人物,收录1634个图表。湖北库分期刊、主题、人物、专题4个版块对《湖北文献》内容资源进行呈现,并把重要人物分为11个类型进行介绍。

  中华全国联谊会副会长周表示,通过支持文献汇编项目,保存并挖掘文献价值,助力两岸学术文化研究与交流,意义深远。据了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3年开始,与出版机构合作,着手开展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华全国联谊会的大力支持。截至2016年6月,已完成35种、4514期、约3亿字的文献资源收集工作,共涉及18个省份。

  文献数据库将上述文献资源悉数收录,以省份为基本单位建设子库,并从期刊、主题、人物、专题4个维度,对文献资源进行总体展示和分类展示。目前,已建设完成湖北库、陕西库,福建库、山东库、江苏库、浙江库等子库正在建设中,未来将陆续完成至少18个子库建设工作。(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