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直播预告】多因子检测助力临床生物标志物筛选与鉴定,3月16日下午两点,欢迎参加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新药研发的重要主题,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的靶向疗法为肿瘤精准诊疗带来了希望,使得个性化医疗成为可能,药物研发机构为此也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发。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意义的信息并用于生物标志物的研发,如何更准确地推出有临床意义、经得起临床验证的生物标志物,成为了研究者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较于传统的单因子检测手段,多因子检测的高准确度、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等优点,使得多因子检测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临床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与鉴定中。多因子检测助力临床生物标志物筛选与鉴定医学云论坛将于2023年03月16日14:00-17:00在线举办,届时临床大咖、研究专家和技术专家将围绕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医学研究,探讨更加高效的研究工具。期待您的参与和互动!
本次直播还设置了精彩的抽环节,参与直播即有机会获得爱奇艺月卡、智能计数跳绳、音响和充电宝。品多多,等你来拿!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留学乌尔姆大学,并先后在美国大学分校和大学Sunnybrook Odette肿瘤中心访问和接受培训。先后担任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在内的科研课题20多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ancer、PNAS、JAMA Network Open等国际著名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各一项;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30多个学术职务。
细胞生物学博士,Bio-Techne 现场应用专家;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表文献 5 篇。毕业后长期负责生命科学产品的技术应用和现场支持,在细胞培养及分析、蛋白表达、检测及分析、干细胞及细胞治疗等产品应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及计划;上海市卫生局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癌症代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及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等评审专家。近5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近20多篇,文章被引用(至2022年6月)超过6000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超过600次;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 Nature Cell Biology, JCI, Cancer Res, Clinical Cancer Res, Journal of Pathology, Oncogene, 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 等国际主流;研究团队获得近20项国家级,上海市科研和人才项目资助。
大连理工大学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带头人,化工学院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蛋白质互作与代谢中心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康德(深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担任美国 AAAS/Science合作期刊Science PJ《Metabolic Discovery》主编、美国《Pancreas》副主编、美国《Biomarker Research》资深副主编等职务。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得十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2012年至今Hirshberg全球胰腺基金会胰腺癌研究基金终审评委,2019年美国AAAS/SCIENCE《Science》(科学)合作子刊《Metabolic Discovery》全球主编,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精专委癌症代谢与治疗副主任委员,2017年选为科技部“十四五”癌症防控攻关小组(12人),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突出学者年度人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