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开题报告> 文章内容

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开题报告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7-8-6 14:06:29   ※发布作者:A   ※出自何处: 

  “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 (16ZDA160)开题报告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会议室举行。

  关键词: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项目组;报告会;中国少数民族;元数据标准;数据库建设;项目;标准化

  原题: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开题报告会综述

  2017年2月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承担的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 (16ZDA160)开题报告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会议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项目处处长金朝霞出席了报告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等单位的14位专家对此项目进行了评议,共有近40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于2016年11月立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担任首席专家,将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合作完成。项目下设三个子课题,子课题一“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团队承担,胡良霖研究员担任负责人;子课题二“口头传统的田野采集规范与数字化建档规程”和子课题三“口头传统数据资源描述模型与著录规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团队承担,负责人分别为吴晓东研究员和王宪昭研究员。项目计划于2018年12月完成。

  开题报告会上,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日焕担任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会议。朝戈金研究员代表责任单位致辞。他首先欢迎来自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对该项目进行指导。他表示,这是一个各个学科团结起来,跨学科来共同工作的项目,这个项目从设定到下一步推进,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学术发展大的趋势——跨学科合作。民族文学研究所很早就启动了跟此项目相关的工作,有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今后研究所会一如既往地在经费、人力资源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大力地支持这个项目。

  项目首席专家巴布曲布嫫对课题的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研究思和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研究计划和任务分工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子课题负责人胡良霖研究员、吴晓东研究员、王宪昭研究员就各自子课题任务分工和实施计划分别作了陈述。

  随后,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对该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制度保障、产出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并指出了项目潜在的创新点和可能遇到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研究员对这个项目的前景看好,他强调在制定元数据标准时,一定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制定,一定不要脱离实践。同时,他认为,作为一个跨学科、跨部门合作的综合性项目,还面临制度创新的挑战,需要有制度上的兼容性、包容性和性来保障跨部门间畅通无阻、协调有序地合作。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田苗副研究馆员认为元数据标准的制定要考虑将来的应用领域以及与其他资源库的融合,在描述著录力度上要考虑经济成本效率,他项目开发移动端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小米认为项目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学术研究与标准工作研究统一,以数字连续性管理与知识服务联动机制构建为指导,用大数据思维和手段服务科研。她为项目组提供了可参考的相关的国际标准,并项目组考虑现有国际标准如何与中国多民族、多语言、多样态的口头传统资源及其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榫接,在国际话语规则当中体现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和资源管理方面的特殊性,为国际标准作出中国贡献。

  拓标卓越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原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ISSN中国国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安秀敏认为该项目非常有特色,开题报告目标清楚、思清晰、定位明确、内容充实。鉴于这是一套多种类型、多种载体,非常复杂的具有创新性的体系,项目组进一步明确标准化对象和要解决的问题,各子课题采用统一的标准写作模板为将来的整合奠定基础。她希望这个项目的可以成提质为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表示,非物质文化领域的标准化研究基础非常薄弱,因此这个项目非常必要。他认为项目的难点在于标准化研究对象的多元性,项目组从口头传统的一个文类,比如史诗入手,不同领域的人紧密合作,不断磨合,逐步开展研究工作。

  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岗龙首先肯定了该项目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从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术史的维度来看,这个项目是一个标志性的项目,同时也是民族文学研究所十几年数字化建设理论总结的项目和标志性项目,并强调了准确、规范、科学、可靠的数据对口头传统和少数民族文学乃至整个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他项目组处理好三个子课题之间的关系、解决如何在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体系下充分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项目应能代表该领域最高水平,向学术界推广,并得到学术界认可。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钟进文教授提出要标准化、规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负面影响,认为少数民族口头传统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和研究,最终要落到它本民族当中去,要反哺本民族,并强调了数据库建设当中价值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梁继红认为元数据标准建设对于这样一个高端定位的研究型数据库来说常关键的工作,这项工作是文化自觉的记录,档案馆的人做不到,必须是学界、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人来做。她用数字人文领域提供的一些知识挖掘工具来处理部分著录工作,有些著录规则档案学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大数据应用服务技术市工程实验室主任黎建辉是该项目子课题之一责任单位的负责人,他表示很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给他们这个合作机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限已经很模糊,这个项目跨学科合作正符合这一趋势。中国科学院团队会与中国社科院团队一道努力克服挑战,做出对口头传统数据库建设真正有用有效的标准。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候选人、“塔石音乐 & 档案”创始人魏小石近年来一直在做民间音乐档案的整理和收集工作,他发现民间的档案资料有着自己一套比较独特的元数据体系,在归档的时候需要尽量囊括这些信息,需要换位思考“怎样去做基于资料的田野”,在不能带走资料的情况下,应当制定一套相应的数字化标准,将数字化后的资料回馈给社区,让标准服务于本地社区。从技术层面上,他强调了“灾难性元数据”的重要意义,即当所有的元数据文件都由于某种计算机故障或者软件故障消失的时候,仍然能够通过文件名来辨别一些索引信息。

  中研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工程师李刚多年来支持民族文学研究所数字化和信息化工作,并参与了此项目的前期工作。他从描述维度角度说明研究目的对指导元数据建设的重要价值,采用“社会化标签”等办法,使资料更加完整地保存,并能够可持续发展、持续产生价值。

  专家组组长文日焕对专家发言做了简短总结,他认为专家们的评估非常专业、非常贴切,很诚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问题。民族文学研究所搜集保存了很多口头传统资料,在研究领域能力有所保障,但最缺技术手段,这个项目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对民间文学资料建设具有很积极的引领作用,对整个少数民族资料学的学科建设,有很大意义。他从项目管理角度就有关如何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分享了一些经验,为项目组提供了非常具体而实用的指导意见。

  最后,项目首席专家巴莫曲布嫫代表朝戈金所长对专家给予的真诚意见表示感谢,同时也代表三个子课题组对各位专家表示真诚的谢意。她说,项目组会认真消化专家意见、吸取经验、跟进国际前沿信息,调整项目实施方案,立足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基于以往的工作基础,一步一步做起,为口头传统研究和标准化建设作出贡献。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