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文提纲> 文章内容

6年调解2千多案件

※发布时间:2015-6-5 15:48:34   ※发布作者:A   ※出自何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卞德龙

  作为一名女,她称自己“对人是感性的,对事是的”。的确如此,面对记者,她往往话没说完便发出爽朗的笑声,同时言语之中又透着法律人的、严谨,以及作为的责任感。她就是全国五一劳动章获得者,现任市中级立案二庭副庭长的汪洪。

  同事评价汪洪是“专家型、接地气”的新时期特区代表。在市中院劳动争议审判庭担任的6年多里,汪洪审理了3000多案件,其中2000多完成调解。她独创的“三四五六调解法”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她善于思考学习,在重点学术刊物发表了将近20篇学术论文。这一切,都源自于她所笃信和践行的“让每一个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司法的公平”的。

  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率高达7成

  2006年至2013年期间,汪洪在市中院劳动争议审判庭担任。

  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市中院劳动争议审判庭案件数出现“井喷”,由前一年的8000多猛增至1.7万余。这一年,汪洪审结了610案件,其中调解428,调解率高达7成,是全庭平均值的两倍。

  事实上,劳动争议案件调解难度非常大。“绝大多数劳方当事人对于法律不了解,调解时普法是第一步。此外,对于他们来说,案件涉及资金往往是维系家庭生活的重要款项,因此当事人容易情绪激动,这也加大了调解难度。”长期与汪洪共事,现任劳动争议审判庭审判长彭安明说。据估算,调解一案件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相当于判决十案件甚至更多。

  被市中院很多津津乐道的,是汪洪冒着台风暴雨走访一家涉案企业,并成功帮助70多名员工拿到总计148万元工资款的故事。此案发生在2009年,由于涉及人数多,金额大,迟迟无法突破。8月初,工人代表找到汪洪称,如果能在9月前赔偿到位,他们愿意,因为家里的孩子正等着这笔钱交学费。第二天,汪洪不顾台风和暴雨,赶到了位于龙岗的这家公司。公司老板非常,当场同意调解。汪洪更是在亲眼看着对方将款项转账给员工后,才放心离开。

  为什么爱调解?很多人这样问过汪洪。她说,有时候,即使调解不成功,也是对工人的一次普法课,对于息诉服判有帮助。多年间,汪洪审理的案件没有一出现、投诉的情况。有律师当面称赞汪洪称:“有你这种,就能感受到司法的公平”。不少律师直接要求汪洪审理他们的案件。

  既是专家型又能接地气

  汪洪的同事黄振东评价汪洪是“专家型、接地气”的特区典型代表,而这一结论也得到很多同事的认同,认为汪洪正是新时期司法中所需要的。

  所谓专家型,在于术业有专攻,善于钻研思考。作为一名博士,深厚的专业功底使她的审判工作多了一份厚度和广度。汪洪一直注意把理论知识与民事审判实践相结合,努力使一个个案件变成社会价值的指针和标杆,使司法活动成为评判美丑、主流价值的阵地。

  2011年,汪洪审理了一乙肝病毒携带者用工歧视案。一位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时,笔试面试均通过,但在体检后由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未被公司录用。公司借口已有更好的人选,否认不录取是因为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汪洪熬夜阅卷拟定了周密庭审提纲,开庭时最终查明,庭审后又查阅了大量资料案例,认为从完善劳动救济体系方面考虑,可将传统民法中的缔约责任制度大胆引入劳动救济体系,最终认定工厂存在用工歧视,判决公司赔偿5000元。判决的金额并不高,但对于法律价值和社会效果的更好实现举足轻重。其后她发表在《人民司法》的案例分析受到高度关注。一位耶鲁大学的博士后,现任教于大学院的副教授看到文章后,专门赶到深圳与汪洪交流探讨。

  “每一次的论文写作都是对案件的重新思考。”汪洪说。多年来,她在界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

  正如黄振东所说,现今专家型的很多,“接地气”、有“土办法”的也不少,但很少人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汪洪是其中一个。

  在汪洪的理解中,法律是社会科学,必须“接地气”。不是高高在上的“官”,法律也不是冷冰冰的专业用语。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汪洪独创了“三四五六调解法”,这套办法易操作,效果好,在全市乃至全省获得推广。

  三是指“三个步骤”,即甄别案件类别、确定调解方向;摸清双方情况、决定调解方法;抓住调解时机、开展调解工作。四代表“四项原则”,即平等沟通、换位引导、留有余地和劳动者利益。五代表“五种技巧”,如有效控制并管理当事人的情绪、适时展现的同情心等。六代表“六条语”,如“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也明白你的感受。你们确实不容易”等。

  看起来很简单,但每一条都是汪洪在成百上千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套经验让她成为市中院的“调解达人”,其他在调解中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便是请教汪洪。

  希望尽最大努力司法

  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汪洪言辞里无不流露着一种法律人的责任感。

  汪洪直言,当初选择法律专业是受到家人的指点,一开始她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但真正接触后,她惊喜地发现很“对味”:“我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的人,与法律的严谨一拍即合”。

  法律专业教育和工作经验让汪洪培养出一种责任感。她说,自己不论在什么岗位,都一直践行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化解社会矛盾,司法”的。

  2013年,汪洪离开劳动争议审判庭,在立案二庭担任副庭长。离开了案件审判的一线,汪洪的工作热情丝毫不减,她继续展现着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她多次主动找到市中院各个入口的保安员,向他们询问群众问的哪些问题比较多,经常问哪些。据此,她主动提议并协调在市中院设立了指牌,并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制作了详细的操作。

  市中院的12368诉讼服务平台和热线是法院与当事人和社会沟通的重要途径。市中院安排汪洪负责该热线的开通和运行,自2013年11月以来,12368已接听群众来电3.6万余次。汪洪常向热线工作人员说,当群众的电话打进来时,便意味着其寻求司法救助的过程了。诉讼服务虽然远离审判一线,但仍要让每一个群众感受到便利和。

  “等物质上的东西可以比较,但上的充实无法衡量。”汪洪说,最让她得到慰藉的,是司法的公平得以实现,为此她一直坚守和践行着。

关键词:论文提纲